1.土木工程
吕忠达,澳门永利最新登录网址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科学技术奖励。
专业认知:
澳门永利最新登录网址土木类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建设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作为宁波市最早开办的土木建筑类专业(1983年),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2015年通过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复评,2019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土木硕士学位授予审核通过。
本专业坚持“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结合“工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组织实施了“薪火相传—校友导师”计划和“合协号”导师计划,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院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曾获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广联达算量比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毕业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称号。
学院建有“鲁班工作室”,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每年组织有“鲁班论坛”讲座,聘请国内外大师与学生交流自身工程经历和专业前沿;建有浙江省土木工程工业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市工程结构工业化建造及使用维护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市级平台,学生可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优秀学生还有赴国外如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等众多知名高校交换学习的机会。
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获得现代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备土木工程领域技术与管理核心技能的工程人才。为宁波市各类建筑设计、施工、咨询企业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很多毕业生以优异的表现成为公司的主力,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奥体中心、宁波机场、轨道交通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都有着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师生的身影,校友遍布土木工程行业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行业的翘楚。
2.交通工程
张水潮,201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专家,长期从事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省及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写地方行业标准2部,并主持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等二十余项重大横向应用课题,获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项多项。
专业认知: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各类大中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交通工程作为专门培养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与维护、交通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等方面专门人才的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澳门永利最新登录网址交通工程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宁波市重点专业,也是我校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专业,2015年通过了德国硕士学位ASIIN认证,所在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于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2018年被列为宁波市重点学科,建有浙江省智慧交通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城市交通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重点参与土木水利、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为主要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交通土建工程建设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开发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与交通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管理、工程建设等相关行业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与交通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坚持“科教+产教”双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全程导师制”的准研究生培养,学科团队大量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给在校生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近年来,本专业近年来研究生升学率在40%左右,稳居全校第一。
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蔡可键,教授,原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担任浙江省一流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负责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工程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与节能工程中心负责人,宁波市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荣膺宁波市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一等奖1项并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多项。
专业认知:
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通过国家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是浙江省第一个通过本专业评估的院校。该专业涉及建筑室内环境的营造、建筑能源应用和相应的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系统学习,掌握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利用建筑设备营造舒适健康的建筑室内环境,同时节约能源和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具有建筑设备系统集成的设计、施工安装、建设与运行管理、工程造价与评估、设备研发和智能自动控制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以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开展“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产教合作”实现与行业企业的衔接,通过“科教合作”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中外合作”加强学生国际化视野,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开发型人才的目标。
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主要到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建筑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安装、监理、设备制造销售、建筑节能和工程造价咨询、物业管理等单位从事绿色建筑智能技术的设计、开发、项目建设、设备运行维护、建筑能耗评估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或继续进行硕博深造,本专业研究生升学率在20%以上。
4.建筑学
张雯洁,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建筑系系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员;同济大学宁波校友会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曾在大型甲级建筑设计院担任主任建筑师,在世界500强房产企业担任项目设计管理。
专业介绍: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师作为“凝固的音乐——建筑”的灵魂缔造者,其职业的含知量和含金量一直受人景仰和追捧。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历年来都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建筑学专业学习、研究的对象是建筑极其环境的科学与艺术,具体是要规划设计审美艺术性与功能实用性兼具的人居环境和建筑空间。该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以及规划设计、室内外环境与景观设计的能力。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企业,房产公司、建设行业管理部门等也是毕业生选择的热点。
澳门永利最新登录网址建筑学专业为国家首批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宁波市特色专业。“艺科交融CDIO”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建筑设计人才既有艺术家充沛的激情和想象,又有科学家严谨的理性和逻辑。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多方协调能力,善于运用综合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复杂的建筑项目实际问题。该人才培养模式深得各级政府、业界专家、教育同行、在校学生和考生的认可。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均名列前茅,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比高达45:1。已有10届毕业生有不少考取了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还有一些有些进入了国际、国内著名建筑设计企业,更多的在本地骨干建筑设计院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工程管理
陈素萍,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具有丰富的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预决算及成本管理经验。2012年6月作为行业专家引进到我校负责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主讲教师负责学院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深受学生欢迎。主持并参与了多项横向项目及教改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全国BIM应用技能大赛、中价协造价比赛,取得过团体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在学生培养方面成绩突出。
专业认知:
我院从2008年开设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依托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利用我院在工程方面的优势,面向建设单位、设计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咨询企业、工程造价事务所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领域,培养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是我校服务地方特色专业,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有多家固定的校企合作企业和实习基地。专业紧密与宁波及浙江省内建筑企业联系与合作,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企业从而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本专业以基础教学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拥有BIM特色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同时,不断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课堂和校外的实习实训使学生得到提升并与今后的工作对接。另外,组织实施了“薪火相传—校友导师”计划和“合协号”导师计划,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专业开设至今,已获得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力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并在全国广联达算量比赛、沙盘比赛、斯维尔BIM比赛中收获一等奖等优异成绩。部分优秀学子通过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和交换活动,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系统的土木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土木工程相关的招标投标、全过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目前已培养十一届毕业生,为宁波地区乃至浙江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毕业学子从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及建筑咨询相关工作,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部分优秀学生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继续深造。
6.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赵卓,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建交学院副院长,宁波市重点高层次人才,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诊断、桥梁结构工业化建造、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课题2项,获省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专业认知: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专业,是为公路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工程、轨道交通、机场工程、桥梁工程及隧道工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输送高级人才的专业。2013年依托本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在保留土木工程专业原有道桥方向的基础上,申报并建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且于2016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成为浙江省招收该专业的少数高校之一。2019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按照土木工程专业同等标准进行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本专业教师近年来大力开展宁波市、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等的科学研究,形成了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桥梁海洋深水基础等特色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影响力。同时还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公路工程、三门湾跨海大桥、灵桥修复、宁波机场线南延工程等大型工程建设。
本专业主要培养:毕业后可适应道桥工程项目技术或管理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经过锻炼可达到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水平的应用开发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时主要面向公路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工程、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及隧道工程等建设工程领域现场技术管理岗位,从事工程项目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